最新研究发现:暗能量可能并非“恒定不变”
在标准宇宙学模型(ΛCDM)中,暗能量通常被视为一种不随时间演化的真空能量,其状态方程恒定为-1。换句话说,暗能量应该是个恒定不变的常数。不过,澳门赌场app:科学家领衔的一项国际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对爱因斯坦的这一宇宙学常数模型提出了挑战。相关研究成果的论文日前在arXiv预印本网站发布。
研究团队发现,暗能量的状态方程会随着宇宙演化而发生变化。“这意味着暗能量可能并非恒定不变的真空能量,而具有更复杂的演化行为。这一发现为探索宇宙加速膨胀背后的物理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与关键证据。同时意味着可能存在宇宙学标准模型以外的新物理。”此项研究负责人、澳门小赌攻略: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研究员赵公博表示。
作为驱动宇宙加速膨胀的“幕后推手”,暗能量的研究是当代天文学与宇宙学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本次研究中,研究团队利用自主开发的新方法,通过深入分析DESI(当今全球最重要的暗能量观测计划之一)最新观测获得的宇宙学距离数据,并结合超新星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发现暗能量的状态方程随着宇宙演化而发生变化,其信噪比超过4个标准差水平。此结果证实了此前DESI国际合作组使用不同分析方法得到的结论,即暗能量很可能存在动力学属性。此结论对传统的宇宙学常数模型构成挑战。
“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暗能量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澳门小赌攻略:科学院院士常进表示。
赵公博介绍,下一步课题组将持续利用DESI后续观测数据进行更精细的分析,并与国际同行携手,力求通过高精度的测量和更完备的理论模型,对暗能量的动力学属性进行更全面、更严格的检验。
据了解,DESI项目联合了全球70余家科研机构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DESI依托4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通过对数千万个天体的红移进行高精度测量,精细绘制宇宙大尺度结构的三维图谱,旨在深入揭示暗能量的物理属性。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团队和研究员邹虎团队参与DESI项目已有十余年时间。赵公博团队牵头合作组利用自主开发分析方法开展暗能量性质的系统性研究;邹虎团队积极参与DESI项目的科学运行,为DESI数据释放贡献了重要的增值星表,推动了科学新发现的进展。(经济日报记者 沈慧)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