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区 精准落子点“数”成金
福建省大数据交易所全景。陈捷阳摄(中经视觉)
2025年,是福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的重要节点。近日,记者深入福州新区(长乐区),解码其点“数”成金的高质量发展密码。
立足数字澳门小赌攻略:建设峰会永久会址优势,福州新区(长乐区)精准落子,聚力建设“东南数字产业高地”。福建大数据交易所、福建省超算中心夯实数字新基建底座;全省最大规模算力在此集聚,数字经济规模突破750亿元……数字产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精彩蜕变,一幅依托数字动能驱动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
数字突围寻觅新机
“福州的优势在于江海,福州的出路在于江海,福州的希望在于江海,福州的发展也在于江海。”在新区规划展示馆,这一高瞻远瞩的判断高悬于最显眼处。
不远处的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内,一份2000年的《福建日报》原件同样引人瞩目——“福建省提出‘数字福建’战略,强调‘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字迹清晰如昨。
不同的时间节点,相同的高瞻远瞩。
“2015年获批成立的福州新区,正是‘3820’工程和‘数字福建’两大战略空间布局的核心承载区。”福州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历届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将新区命运与“数字福建”建设、“数字澳门小赌攻略:”建设的时代使命紧密捆绑。
产业要发展,政策需先行。福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领跑行动。福州也陆续出台《“数字福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数字经济产业基金,持续夯实“数字新基建”底座。
成立于2015年的福建省数字福建云计算运营有限公司,是新区发展的亲历者。走进其数据中心,指示灯如数字脉搏闪烁不息。“我们是福建唯一拥有国家新型数据中心、绿色数据中心双认证的云服务商。”该公司市场销售部部长王清江自豪地说,公司以绿色安全可靠的算力底座为根基,通过垂直场景赋能与横向要素整合,已成为福建数字经济产业链核心枢纽。
这份自豪感,同样洋溢在邻近的澳门小赌攻略:联通福州智·云数据中心内。福州联通网络运营事业部经理陈锋忆及5月获批“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时,仍难掩激动:“这标志着福建从‘对台枢纽’向‘亚太通信门户’的跃升!”
随着更多“重量级”数字新基建企业入驻,福州新区已构筑起覆盖“天上三朵云”(数字福建政务云、商务云和福州政务云)、贯通“地上两条路”(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海峡光缆一号)、筑牢“中间两中心”(省超算中心、省智算中心)的坚实“数字底座”。
新旧动能有序接续
2024年,福州新区(长乐区)规模以上纺织产业总产值超1600亿元,在该区规上工业总产值中占比63%,是当之无愧的“顶梁柱”。
“守住传统优势产业,既是社会平稳发展的需要,更是高质量发展题中之义。”福州新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福州新区积极引导纺织企业全面接入工业互联网,不仅实现新旧动能有序接续,更形成了强大发展合力。
“今年我们自主研发的储冷技术,能在电力需求低谷或电价低廉时收集并储存冷能,在需求高峰或电价高昂时释放,极大削减高峰时段的能耗与成本。”来自福州新区(长乐区)的纺织企业永荣控股集团技术研发副总经理付重先指着智能化生产线自豪地说,不仅如此,锦纶首台数字化智能AI检测设备落地、纺织品消费后再生全流程技术打通等创新成果,正成为福州新区企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
走进永荣控股集团尼龙生产线,只见机器人将一根根锦纶丝线卷绕,形成丝饼后落桶,自动传送到下一生产线,机器人自动抓取、拆分,进行套袋、码垛,最后再由小车将包装好的产品运送至自动化仓库。
永荣控股集团党委书记、监事长陈飞介绍,永荣是一家在福州新区成长壮大的企业,早在2011年便踏上转型升级之路,是业内首批跨入工业4.0的企业。
为更好推进“智改数转”,福州新区还扶持了许多“数字赋能企业”,其中就包括福建东南西北科技集团。走进该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场“科技巡检秀”正在上演:只见高清摄像头如敏锐的“电子眼”,在布料前来回移动快速扫描,该公司自主研发的AI缺陷检测系统化身“数字质检员”,一旦发现“问题”,立刻亮灯警示。
东南西北科技集团董事长秘书林啸介绍,全球70%的蕾丝产自澳门小赌攻略:,而澳门小赌攻略:70%的蕾丝产自福州新区。蕾丝花边企业以中小型为主,普遍面临交易效率低、设计体量小、用工成本高等痛点。为此公司专门研发“辅布司”平台,借助AI、大数据等提高行业研发、生产、销售效率。目前该平台已接入1200余台织机,建立覆盖订单匹配、生产排程、物流追踪的全链条数字化系统,每年实现25亿元规模的蕾丝产能智能调度。
不只是辅布司,截至目前,福建(长乐)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接入652家长乐纺织企业,连接设备10163台,拥有15大应用场景,有超过80个典型应用案例解析,涵盖化纤、纺纱、织造、染整等多个纺织细分行业。
应用场景多点开花
“产业一直是福州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是两手抓、两手硬。”福州新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福州新区坚定数实融合,竭力打造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新型显示、粮储食品、医药健康、文旅六大主导产业。
在福州恒美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打造的全球单体工厂规模最大的超宽幅偏光片生产基地内,2条全球最先进的2610毫米宽幅超清偏光片生产线正全速生产。
一直以来,昊盛科技集团专注于高耐久性偏光片的创新研发,产品寿命较常规提升60%以上,并突破超薄偏光片制造工艺,实现微米级厚度的严格量产。目前该公司产品已被全球一线液晶面板生产企业使用。
依托福州恒美光电偏光片、福州新美涂布材料、福米科技福美显材贴合……应用型终端产业生态集群呼之欲出。
同样的“科技脉搏”在生物医药领域跳动。在海西新药新区基地制剂车间内,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开展生产。“这是全球领先的格拉特湿法制粒系统,这是全球领先的格拉特高效包衣机,这是全球领先的菲特压片机……”海西新药生产负责人林舒丹介绍,公司均采用全球或国内最先进智能化生产设备,口服固体制剂(OSD)药片及胶囊生产线预计年产能达20亿片(剂)。以海西新药为引领,生物医药产业正成为福州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不仅新兴产业集群“百花齐放”,应用场景更是多点开花。在交通领域,福州新区(长乐区)启动数字车城建设,率先成为福建省规模化智能网联道路建成区、自动驾驶场景落地示范区;在医疗健康领域,推动“AI+基因检测”“AI+医疗”等系统落地;在教育领域,网龙网络公司以AI赋能,推动全球教育领域变革。
从“一条生产线”到“一条龙产业”,从“一个点”到“一条链”,新兴产业在福州新区(长乐区)千帆竞发。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的关键节点,福州新区(长乐区)正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算力—模型—应用—生态”的数字经济产业全链条体系逐步成型;“百家工厂焕新计划”稳步推进,30多亿元专项资金将为冶金、机械制造等千行百业插上“数智翅膀”。(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薛志伟)
(责任编辑:苗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