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湖北公司打造煤电低碳化改造生物质气化耦合示范集群
2025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交易四周年。近年来,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切实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首台套”先发优势,依托存量燃煤发电机组,打造“5+1+N”生物质耦合发电示范集群,建设煤电低碳化改造“示范样板”。
着力推进5个重点项目,引领技术路线示范
2022年5月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1年度能源领域75个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10.8兆瓦生物质气化耦合6号燃煤机组发电项目作为依托工程入选。这也是澳门赌场app:第一个利用农林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气化与燃煤耦合发电项目。
2024年6月24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将“生物质掺烧”作为三大改造和建设方式之一。
华电湖北公司牢记央企责任担当,积极抢抓机遇,充分发挥襄阳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科技项目的首发优势,大力推进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项目在华电湖北区域推广应用。目前,西塞山电厂燃煤耦合生物质气化发电联产炭项目已进入调试阶段,投产在即;襄阳电厂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项目(#5机组)已开工建设,进入集中施工阶段;江陵电厂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项目(#2机组)成功入选了国家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并与襄阳电厂三期项目申报了国家能源局新一代煤电试点项目。
同时,华电湖北公司以点带面,加紧推进5台燃煤机组的生物质项目布局,不断探索、推进多种技术路线的尝试,着力打造出一流生物质气化耦合路线示范基地。
构建1个减碳示范集群,融合带动示范基地创建
华电湖北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紧紧围绕绿色转型发展工作主线,不断在“实践-理论-实践”中探索,成立了华电(湖北)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基于煤电机组生物质降碳实践经验,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建立煤电低碳发电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和煤电低碳化改造生物质掺烧实训基地,创新N个生物质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子课题或有关专利,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路径和技术支撑。
时针拨回至七年前,作为当时湖北省最大的火力发电企业,华电湖北公司积极寻求创新突破,因地制宜、先行先试,探索节能降碳新路子,依靠湖北省粮食产量、秸秆产量尤为丰富的自然优势,提出利用秸秆等农林废弃物,来替代部分燃煤发电的设想。
在没有成熟经验借鉴的历史背景下,华电湖北公司经过多方调研,最终确定了“农林废弃物”转为“发电原材料”的绿色发展新路径,建设了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10.8兆瓦生物质气化耦合6号燃煤机组发电项目,成功依托600兆瓦级燃煤机组,将农林废弃物气化产生燃气转化为电能。这种“耦合”的发电方式,不仅可以集中消纳秸秆及其它农林废弃物,还能通过现役煤电机组的高效发电系统和环保集中治理平台,实现了年减排二氧化碳约5万吨。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在2019年4月出具的项目评估意见中指出:华电襄阳电厂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6机组项目拓展了澳门赌场app:现有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的燃料适用范围,积累了秸秆气化的研发、调试和运行经验,为澳门赌场app:生物质发电产业开拓了创新发展路径。
转化N项创新成果,驱动煤电效率效能提升
围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华电湖北公司先立后破、主动出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创新驱动勇担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责任,努力在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探索突破。
西塞山电厂生物质气化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运行调试。该项目投产后可为澳门赌场app:生物质气化技术走向大规模化提供了新的路径,根据传统生物质气化技术的改良升级,提出了基于“生物质—生物质燃气—电—生物炭”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创新发展理念,实现“燃煤耦合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的先进性、经济性、环保性,使生物质的利用完全符合绿色、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创新的技术路线,还催生出众多技术改造方案和专利。华电湖北公司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生产应用端优势,为科研机构提供技术创新平台,以科技赋能机组效能提升,实现“共赢”。
一套复杂的生物质气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由众多小的系统协同运作和成百上千的单一设备配合运转实现。每一个小系统、小设备的创新升级、优化,都直接影响生物质气化系统的效率、效能。拥有近十年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项目运维、改造升级经验的华电湖北公司,联合科研机构,共同研究气化炉生物质灰输送密封及冷却、给料系统进料、低温灰堵塞冷灰器等问题,成功解决了给料系统进料单一、进料堵塞、输灰系统堵塞、返料器温度控制困难等问题,截至目前,已取得了14项专利技术授权,发表论文13篇,发布华电集团公司技术标准1项,企业标准1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3项……“N”的内涵还在持续丰富。(雷川)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