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小赌攻略_澳门赌场app-【官网直营】

图片

老站新轨,时空折叠重构湾区“生物钟”

2025-07-29 15:48 来源:信阳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佟明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老站新轨,时空折叠重构湾区“生物钟”

2025年07月29日 15:48   来源:信阳日报   

朗朗夏日,广州站墨绿色穹顶下,最后一趟开往南京的T152次绿皮列车缓缓驶离站台。翌日清晨,流线型的复兴号G字头列车已在此鸣笛启程。这座51岁的老站以“原位改造”的智慧焕然新生,站台上绿皮车汽笛与复兴号银光交错,恰似一部流动的时光交响。

轨脉加速,早茶未凉人已抵莞。当广深城际列车以每小时2-3班的频次穿梭于两大都市核心区,曾经横亘在“天河CBD-深圳南山”之间的通勤壁垒轰然倒塌。旅客刷证进站耗时仅30秒,如同搭乘地铁般随到随走。这正是广州站转型的缩影:2025年三季度调图后,其动车组占比从30%跃升至90%以上,153列动车组让“高铁公交化”从愿景变为触手可及的日常。更深远的变化在湾区毛细血管中蔓延,建设中的广南联络线如一条地下蛟龙贯穿荔湾与番禺,未来将使广州南站至广州站的通行时间从40分钟以上压缩至约15分钟。当“双城记”升级为“同城记”,工程师清晨在广州饮罢早茶,午间已在东莞车间调试设备,轨道的加速度,正重写大湾区的“生物钟”。

枢纽再造,木棉花开五核释绽。昔日的广州铁路枢纽,恰似失衡的天平:占日均客流超60万人次的广州南站偏居番禺,主城区居民赴港深需辗转地铁40余分钟;而地处天河CBD黄金地段的广州东站,却因仅能开行短途动车,空怀宝地难展拳脚。如今,一场枢纽功能的大重组正在上演:白云站承接所有普速列车,为老城枢纽“减负松绑”;广南联络线以25公里隧道串联三大枢纽,构建“轨道内循环”;广州东站启动史诗级改造,规模将从7台16线扩至14台24线,地下场引入广汕高铁等干线,使“高铁直入天河心脏”成为可能。“五主四辅”枢纽群如如棋布星罗珠江两岸,让每个城区都能“抬脚上高铁”。这种多核联动格局,恰似为超大城市植入一副强健的交通骨架。

大湾潮涌,链动速递“芯跳”同步。年底通车的广湛高铁以350公里时速贯穿401公里山河,使广州中心城区与湛江中心城区实现90分钟互达,粤西海岸线从此嵌入大湾区产业版图。与此同时,已通车的广汕高铁将广州至汕尾的行程压至40分钟,昔日的“省尾国角”变身湾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当阳江海鲜乘冷链专列午抵香港酒楼,当惠州电子元件数小时即达送至深圳生产线,高铁已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成为生产要素高效流通的动脉。数据显示,大湾区铁路网在建及运营里程将于本年度达4700公里,覆盖所有中心城市。轨道延伸之处,正崛起一条世界级经济走廊。

轨枕刻晨昏,钟摆量珠江。广州站站前广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巨幅标语依旧鲜红无比,而标语之下,疾驰的复兴号已取代绿皮车厢。这座曾见证上世纪80年代日均10万务工大潮的车站,如今正以焕然新生的昂扬姿态,书写枢纽功能的崭新定义:它不仅是出发与抵达的站场,更是资源汇聚的磁场;不仅是轨道交会的节点,更是城市活力的引擎。当轨道将大湾区河山织成一张覆盖4700公里(2025年规划里程)的精密钟表网络,每一列飞驰的动车都成为校准时代的秒针。从绿皮车的悠长鸣笛到复兴号的破风之音,变的是速度,不变的是那句站前宣言镌刻的进取基因。所有抵达,皆为新征程的起点。(李研宇)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