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小赌攻略_澳门赌场app-【官网直营】

图片

书店里的人文经济学

2025-04-18 07:4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刘朋)

书店里的人文经济学

2025年04月18日 07:4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金晨曦

  走进苏州“五卅路子城片区”锦帆路38号的古吴轩书店章太炎故居店,我的耳畔响起婉转悠扬的声音。春日暖阳下的院落中庭正上演着一场昆曲折子戏。男女演员身段舒缓婀娜,水袖翩然飘逸,演绎着痴心柔肠的爱情故事。半亭、长廊、古井、老树、池塘、假山和颇具年代感的洋房成为演出背景。

  在这里,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姑苏古城志》主创团队与读者见面,分享创作故事,新书签售现场,“网红”、热血读者、附近社区居民云集,小小章园人潮如织。

  章园是一个集书籍阅读、国学传播、非遗传承为一体的多元文化空间。这里,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人文气息流淌。这里,以“书店+”为引领,探索历史文化资源活化保护,文化和经济交融涌动,碰撞出点点火花。

  (一)

  文化是可以看得见的有形的物质遗产。

  章太炎(1869年—1936年),浙江余杭人,是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国学大师。1934年春,晚年的章太炎购下苏州锦帆路这处房屋,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主编《制言》杂志。这里曾经是他讲课、著述、藏书、会客和生活的住所,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在故居博物馆曾经的卧室兼书房里,阳光穿过镂空的玻璃花窗,洒在窗前木制书桌上的笔筒、砚台和毛笔架间,洒在那一个个老式书柜中的信札、手稿、书籍上,那意境恰如墙上太炎先生手书的杜甫诗句:“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古吴轩书店里,面对满屋子、满书架的书籍,文化气息和历史感扑面而来。墙壁、书架、吧台、格子屋顶,一抹抹不同层次的复古绿,古朴清雅与摩登时尚在这里交映。版本馆里历年来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百余种精品图书散发着古韵墨香。

  (二)

  文化是深存于血脉中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财富。

  苏州是章太炎推崇的范仲淹和顾炎武二位名贤的生长地,这座历史名城的文气深深吸引着他。在外公朱有虔和老师俞樾的熏陶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浸润着他的青少年时代。苏州有着古圣先贤的深邃智慧,那是太炎先生的文化和思想基因。

  起初,我来书店是为研究江南廉洁文化寻找参考资料,购买古吴轩出版的限量版《沧浪亭五百名贤像赞》《吴郡西山仿古记》等线装书。对我来说指尖翻动书页,感受纸质书散发出来的油墨香的真实触感是一种福气。我恍若聆听范仲淹、顾炎武等历史名贤的亲身授课,浸润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滋养。

  来这里,我曾查找章氏先人“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的《章氏祖训》。太炎先生对后辈“凡人总以立身为贵,学问尚是其次。不得因富贵而骄矜,因贫困而屈节”的嘱托和《章太炎全集》中“国学不尚空言,要在坐而言者起而可行”的学术思想扣动着我的心弦。

  (三)

  “书店+”跨界复合模式推动着人文与经济双向驱动。

  书店是可能让人遇见有趣灵魂的地方。我偶遇了古吴轩书店负责人“开书店的张大王”。她告诉我:“书店卖书的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20%至30%,靠着‘书店+’跨界复合模式,延伸内涵,文创艺术品、艺术展陈、章园夜校、古吴轩国学大讲堂、研学、茶室、咖啡、面店等其他收入占营业额的大部分。书店开业以来,举办了评弹、昆曲、钢琴演唱会等百余场活动。”

  闲暇时,很多人选择来书店逛一逛,挑选文创艺术品:老唱片、丝巾、团扇、香薰、文房四宝,为生活增添些意趣。

  “书店的汤面是极好的,演出是要搬进讲堂的。”张大王推荐我在章园雅致的协顺兴老字号面馆吃面。长廊下,身着镶嵌着丝质蓝边的白底蓝花中式斜襟衣衫的姑娘,端着木盘盛着食材款款而来,虾仁、焖肉、蟹粉、素浇、糕点、水果,那是精致亲民的章园食府苏式人文面。

  章园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色和古圣先贤的廉洁理念吸引着我。文化又向百姓社会经济生活“润物细无声”地延伸着,赋予经济以深厚的人文价值。我感到这个跨界商业新形态是一个鲜活的人文经济学样本雏形。

  (四)

  打卡章园,每个人都能成为剧中人、画中人。

  中老年游客慕名而来,在这里阅读、观摩,年轻人在这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这里,咫尺之间移步换景,随手都能拍出高颜值的打卡大片,像一幅幅绝美的油画。举着照相机的年轻恋人随处可见,满满的浪漫气息。

  我在章园拍了一张照片,背景不是美轮美奂的网红打卡点位,而是洋房里一扇不起眼的菱形木格玻璃花窗。窗外是朦胧摇曳的绿色枝叶,阳光照进窗来,我恍若身临其境,穿越进老电影里。

  张大王邀请我参加登山、看展、交流沙龙。我来到旺山风景区九龙潭边绿树和翠竹掩映中的大旺美术馆、大旺咖啡店。两座山坳中梦幻般的浅色小型建筑是古吴轩“情调苏州”旗下的综合艺术空间。

  “万物生长,魅力之春”沙龙在此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绽放独特魅力的女性:有热心公益的“澳门小赌攻略:好人”朱惠琴,有新中式服饰品牌创始人,有科技企业创始人,有民宿创始人,有中医药古籍善本修复师,有爱拍照的青年自媒体博主……这里,恍若有一把开启新的人文经济碰撞裂变的魔力钥匙。

  正如现代作家周瘦鹃的《望江南》所言:“苏州好,濯足有沧浪。五百名贤余韵在,文章经济尽琳琅。桑梓永流芳。”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刘朋)